冬奥会的到来,让张家口这座塞外小城站在了聚光灯下。作为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张家口也从冬奥会的筹备和举办,以及冰雪运动的兴起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产业转型空间。
年12月,世界上首条时速公里的智能高铁———京张高铁通车,让张家口和北京的距离缩短到50分钟,张家口正式进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成为首都北京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因为有了冬奥会,张家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一跃出现在国际社会的视野当中。那么,奥运会光环下的张家口,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呢?
风口上的“东方达沃斯”
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奥成功。作为年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地之一,张家口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变成闻名于世的滑雪胜地,获得“东方达沃斯”的新名片。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这是张家口当地人对自己家乡的调侃性描述。地理位置的原因,张家口特别是坝上地区常年多大风,且冬天的时间要长于同纬度的城市,积雪时间可达多天,这对于张家口发展冰雪运动十分有利。
张家口崇礼区处于坝上与坝下的过渡地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年降雪量高达1米以上,而且有着长达多天的存雪期,平均气温约为零下12度,被誉为“华北地区最理想的天然滑雪区域”。
作为北京年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举办地,张家口已建成滑雪场9家,拥有高中初级雪道条,滑冰馆20座。其中,全国10大滑雪场张家口(崇礼区)占四席,具有雪质优、温度适宜、交通方便、环境好等明显优势。
而奥运场地、场馆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京张高铁、延崇高速、民用机场的建设,拉近了张家口(崇礼)与北京乃至世界的距离,为张家口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发展便利。崇礼成为了中国最大滑雪运动聚集区和著名冰雪旅游目的地。
据统计,年张家口全市冰雪旅游游客突破万人次。-年雪季接待游客.2万人次,同比增长83%,收入20.2亿元,同比增长87%。张家口副市长刘海峰介绍,截至-雪季末,张家口累计承办国际、国内冰雪赛事活动多项(次),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累计突破万。
“冬奥红利”已惠及张家口赛区及周边区县的民众。不完全统计,崇礼目前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与冰雪相关的工作,超过3万人直接或间接进入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端上了“雪饭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雪场,就是市场”,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张家口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截至年底,累计引进冰雪产业项目项,覆盖了冰雪装备研发制造、现代服务、人才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项目总投资达到亿元,已有51个项目投产运营。冰雪产业正在成为张家口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和增长极。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表示,冬奥会带动冰雪运动、冰雪产业的发展,如果张家口把这个产业做好的话,包括冰雪运动装备制造、冰雪设备制造、旅游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规模相当可观。
多年沉寂,迎来爆发时刻
在河北省内部,因为GDP排名常年落后,张家口也时常被当作“小透明”。因此,人们在提及它时,总会“间歇性失忆”:“北边那个市叫啥来着,就风特大的那个?”
事实上,地处京、冀、晋和内蒙古四省(市、自治区)交界处,沟通华北平原与山西、内蒙古的张家口,并非从来都“名不见经传”。
张家口是北京西北的门户,历代都是扼守京城北面的战略要地。境内现存战国(燕、赵)、秦、北魏、北齐、金、明等朝代的长城,总长约0多公里,烽火台0多个,被誉为“长城博物馆”。
清代至民国时期,张家口是北部的军事重镇,蒙古与内地贸易的枢纽,也是塞北与中原的联系纽带。张家口的张库大道(至蒙古的库伦,现乌兰巴托),是著名的“北丝绸之路”。
鼎盛时期的张家口,被誉为“华北第二商埠”,一度和广州媲美。年建成通车的张库公路,是中国第一条国有公路。
鉴于张家口的军事和商业意义,清政府兴建了首条中国人设计、并投入运营的京张铁路。也就是出现在小学课本里詹天佑主持设计,中国人自主建设的“人”字形京张铁路。
门楣上书写着“大好河山”四个大字的大境门,是张家口的标志性建筑,有“京北第一门”之称,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四大雄关”,见证了张家口的历史变迁和曾经的辉煌。
行政中心和商贸城市之外,张家口从民国时期就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始建于年的煤机厂,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诞生于年的张家口卷烟厂,曾连续多年被列入全国家最大工业企业。
这次冬奥会的举办,无疑为张家口的转型提供了契机。据测算,北京冬奥会给张家口带来40万个就业岗位,并且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陈耀表示,京津冀协同在对张家口的发展上,给予很大的支持,张家口现在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将来这些还会发挥作用,有冬奥会这个契机,张家口在高质量发展上有了更好的机会和条件。
后奥运时代发展可期
在华北北部的冀北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很多城市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张家口是十分典型的一个。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上风上水”的张家口明确了首都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
目前,张家口确立了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大健康、新能源、新技术、高端制造“四大两新一高”七大产业定位。
前述冰雪产业的从无到有之外,张家口大数据、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风电是张家口的特色产业之一,借助风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张家口已建成风电场77个,吸引了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等30多家大企业入驻。
大数据产业层面,张家口已经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和国家网信办确定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示范区”,形成了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多个产业园区。
高端制造产业层面,张家口引进总投资90亿元、年产20万辆的沃尔沃汽车项目,预计年产值亿元。陈耀表示,如果未来能够达产,围绕整车可以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包括汽车零配件配套企业等。
陈耀认为,像张家口这样的城市,能够有三五个主导产业,比如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把这些产业做实,产业链做长,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几个环节,张家口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节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