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春节期间及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国铁集团劳卫部副主任伍世平出席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问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今年春运以来客流总体情况如何?
韩敬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春运自1月17日启动以来,总体看运行平稳有序。春运客流呈现“节前客流稳步提升、节中客流低位运行”的特征。截至昨天(2月7日)共计发送旅客5.39亿人次,较年同期增长约42.8%,不足疫情发生前年同期客流的四成。其中,铁路1.2亿人次,公路3.9亿人次,水路万人次,民航万人次。
具体来说,节前15天,也就是1月17日—1月31日,日均客流万人次,从腊月二十五至腊月二十八(1月27日—1月30日)进入客流高峰期,客流峰值出现在腊月二十八(1月30日),为.5万人次,总的看,节前客流强度分布趋于均衡、波动幅度不大,主要以特大城市或省会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市迁徙。
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1.31亿人次,比年同期增长33.0%,比年(疫情前)同期下降68.9%。其中,铁路发送旅客.5万人次;公路发送旅客.0万人次;水路发送旅客.8万人次;民航发送旅客.0万人次。总体看,春节假期客流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客流最低出现在2月1日(正月初一),为.6万人次;2月2日至4日(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四)客流逐步增多,主要以探亲访友、城市周边游、农村赶集等中短途出行为主;从2月5日(正月初五)开始,迎来假期返程客流,主要是劳务输出省市及中小城市向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聚集。客流峰值出现在2月6日(正月初六),为.2万人次。预计2月16日至17日,也就是正月十六和正月十七,还将再次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春运以来,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从业人员奋战在服务保障一线,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保通保畅、运输保障各项举措,目前春运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应急保障有力,安全形势稳定。谢谢!
问
新华社记者:当前即将迎来返岗复工高潮,客流量较大,请问铁路部门如何做好返程运输疫情防控工作?谢谢。
伍世平:当前春运已经进入复工返岗出行高峰期,从售票大数据来看,返程运输客流最高峰预计发生在2月16日至19日,日均发送旅客至万人左右。针对返程运输高峰出行情况,铁路部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投放充足运力。统筹旅客出行和疫情防控要求,客流高峰期每天最高可提供万人左右的运输能力。针对武汉、南昌、成渝、合阜等返程客流高峰地区,投放充足运力,提供宽松乘车条件。
二是开行“点对点”专列。加强地方政府、用工企业、高校对接,为始发、终到集中的团体旅客提供“点对点”专列、包车厢服务,全程闭环管理,减少人员接触。
三是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毒、分散候车、预留隔离席位、强化个人防护、健康宣传、应急处置等措施,确保旅客运输服务全过程防控安全。
四是加强车站重点部位预防性消毒。制定了“三专一保”措施,即消毒药品专用房间统一管理,统一浓度配比和配发使用;配置专用消毒工具;安排专门人员开展消毒作业;实行分工包保,严格落实作业标准,保证预防性消毒质量,为广大旅客营造安全健康的出行环境。谢谢!
问
香港中评社记者:春运以来,为保证旅客出行安全,交通运输部门在防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韩敬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为切实做好春运疫情防控工作,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交通运输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等14家单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成立了春运工作专班,统筹做好今年春运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春运工作专班成立以来,制定印发了《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就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加强调度和动态分析研判,积极指导各地切实做好今年春运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引导重点旅客群体错峰有序出行。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与人社、教育、文旅等部门沟通协作,针对务工人员、学生等重点群体,对有集中运输需求且具备条件的,积极组织开行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点对点”运输。例如,四川省根据务工人员返乡出行需求,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包车运输方式,实现从厂门到家门。全省共开行省际“春风行动”车辆趟次,运送务工人员5.6万人次安全有序返乡过年。
二是切实做好交通运输场站和运输工具疫情防控。指导各地督促客运和客运场站经营者按规定进行通风消毒,严格查验旅客健康码,开展体温检测,提醒旅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落实“一米线”等要求。优化售票组织,积极拓展线上售票渠道,鼓励采用人脸识别等非接触方式进站核验。按规定落实交通运输工具控制载客率、设置隔离区等要求。
三是严格实施中高风险地区客运管控。指导涉疫地区及时关闭进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的道路客运服务;对涉疫地区内部运行的城市交通、道路客运,采取加强场站、车辆消杀和人员防护的疫情防控措施,全力防范疫情外溢扩散。
四是强化春运一线服务保障人员防护。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在地方疫情防控领导机构的领导下,落实春运一线服务保障人员“应检尽检”要求,加强一线人员日常健康监测,按规定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并积极开展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同时,指导各地督促运输经营管理单位切实备好防疫物资,确保物资充足有效。
五是强化监督检查补齐防疫短板漏洞。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应急管理、铁路监管部门开展春运疫情防控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督促企业立行立改,严防疫情通过交通运输传播扩散。谢谢!
问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今年春运与北京冬奥时间重叠,冬奥会已经进入了第5天,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冬奥交通服务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谢谢。
韩敬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交通运输是保障涉冬奥人员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支撑,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在北京冬奥组委、主办城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冬奥交通指挥调度、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等各项工作总体顺利。目前,已为1.5万余名运动员等涉冬奥重点人员提供入境转运和赛时出行服务,并为开幕式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服务保障。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强化指挥调度。北京冬奥组委和主办城市人民政府支持力量加强融合,按照“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的要求,分别组建北京市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和张家口市冬奥交通保障指挥调度中心,实行扁平化、一体化指挥调度。
二是优化服务保障。根据各类人员出行需求,相关各方为闭环内人员提供班车、出租车、租赁车、分配车、收费卡车、京张高铁专用车厢等多样化出行服务;北京市为闭环外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人群发放公共交通乘车卡,免费乘坐北京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为各类人群提供贴心细致的出行服务。
三是从严疫情防控。各基层交通保障单位认真落实冬奥交通领域疫情防控方案和指南,按照“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界面严管控、人员不跨区”要求,闭环内严格执行50%客座率控制、“点对点”运输要求,车辆每趟次消毒、每日进场进行全面消毒,驾驶区与乘客区域物理隔离,服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坚决杜绝“破环”现象。
四是做好应急处置。公路运营单位持续开展涉冬奥路网运行监测,及时启动除雪预案,保证公路正常通行。公安交管部门对涉冬奥车辆交通事故实行专人快速处置。冬奥交通服务团队紧盯天气变化和赛时调整情况,相应调整运输服务,保障赛事顺利开展。
五是圆满完成开幕式交通保障任务。北京冬奥组委交通部会同北京市交通保障部门制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交通运输保障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和运行流程,投入辆客车、京张高铁投入专列2.5对,圆满完成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涉冬奥重点人员和观众等的集结和疏散任务,保障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
当前,冬奥赛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冬奥交通保障各有关单位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和力量调配,筑牢防疫屏障,优化交通服务,更好地满足运动员等涉冬奥重点人员出行需求,为北京冬奥会安全顺利举办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问
东方卫视记者:春运时间已经过半了,在此期间大量的旅客出行,春运的前半程疫情防控总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伍世平:春运以来,铁路部门统筹做好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和冬奥运输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防控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在旅客运输疫情防控方面,在从严从紧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毒、分散候车、严控载客率、加强线上和自助服务、及时停开减开涉疫地区旅客列车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重点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发现风险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落实隔离观察和终末消毒等管控措施。春运以来的21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同比增长55%,筛查发热旅客人,向地方政府推送相关旅客信息条。二是在货物运输疫情防控方面,重点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对阿拉山口、二连、满洲里、凭祥等9个铁路口岸站,实行非接触式货物交接模式,坚持“先检测、再消毒、后作业”,严防境外货物输入疫情风险。春运以来,全国铁路口岸站共接入国际货物班列列,没有发生疫情输入情况。三是在冬奥运输疫情防控方面,对涉冬奥运输的京张高铁清河、延庆、太子城、崇礼4个车站和冬奥列车实施分区分级、闭环管理等防控策略,闭环管理人员进出站和乘车全部使用专用通道、专用候车区、专用车厢和专用落客区,与非闭环管理人员区域相互隔离、互不交集。1月21日冬奥运输启动以来,共开行冬奥列车列。总体来看,春运时间过半,铁路疫情防控平安有序,也感谢广大旅客和大家的支持配合。
问
澎湃新闻记者:节后迎来客流返程高峰,想请问一下交通运输部门如何保障公众健康平安的出行?谢谢。
韩敬华: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春运后半程将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人员集中流动性增大,疫情传播风险也将加大。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春运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指导各地切实做好春运后半程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疫情不因春运而扩散,确保人民群众便捷高效有序出行。
一是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密切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积极引导重点客流群体错峰返岗、避峰开学,采取“点对点”运输等方式,保障旅客安全有序返岗返校。督促指导客运和客运场站经营者严格查验旅客健康码,及时增加进站、安检通道;强化站内客流组织,有序疏导乘客分散候乘;按规定落实交通运输工具分区分级载客率控制、消毒通风等要求;提醒旅客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落实“一米线”外等候等防疫要求。
二是抓细抓实行业安全生产。指导各地强化“两客一危”和重型载货汽车动态监管,督促客运站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联合执法,依法严厉查处道路旅客运输违规运营行为。优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运力和应急物资准备,遇有极端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做好滞留旅客服务和转运等工作。
三是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督促指导客运企业优化运输组织,科学安排班次计划,加强客运枢纽场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强化城市交通与铁路列车、民航航班的协调衔接,做好夜间到达旅客疏运,切实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强化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服务保障。加强客流高峰时段、易受恶劣天气影响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路网运行监测,多渠道发布路况信息。强化对重要通道、节点通行管控,保障干线公路网畅通有序。
最后,借此机会也提醒广大旅客乘坐交通工具出行时,积极配合做好扫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做好自身防护,祝愿大家返程平安顺利!谢谢!
策划
常亮
责编
孙孟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