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王玉崇礼西周玉器龙纹饰的艺术特点及演化
TUhjnbcbe - 2021/6/28 16:25:00
作者:王志钟等武王伐纣,推翻商王朝而建立周王朝,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建国号为周,史称西周。西周宅兹中国,大封诸侯。这样的制度产生源于为推翻商的统治而结盟衍生出来的。诸侯拥有自己的*队,封地,如同联邦体制,为了更好的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便推行严格的礼乐等级制度用来巩固统治,玉器制式和佩戴的等级区别成为这个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玉器作为统治阶层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由来已久,此时更是成为王室诸侯最为重要的佩戴物品。“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成为王公贵族日常着装的真实写照。玉器代表了阶层也是权势地位的象征。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裘卫盉”(见图1)的盖内铭文(见图2)记载了周恭王三年,贵族“矩伯”,为了觐见天子,需要佩戴齐附合身份的礼玉器,特向“裘卫”换取瑾璋及赤琥一对共计“一百朋”合“十三田”折算现在为亩良田。(图3是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玉器牙璋)并告于荣伯、定伯、单伯等诸贵族为证及司徒、司马、司空诸官,立据备案。由这近三千年前的铭文可以明白的看到玉器在周王朝的地位和价值。即便是爵位为“伯”的贵族,如果不佩戴符合其身份级别的玉器,可视为失礼,连觐见帝王的资格都没有了。在这一时期,玉器就代表了“礼”,可以界定其身份地位,有了这种社会共识自然而然西周龙纹玉器的艺术风格也就日趋规范化,程式化。因有了严格的制作佩戴标准,艺术特点逐渐由商代玉龙那种不羁的张狂的风格向执重有礼,循轨蹈矩的方向转变。当然早期的西周龙纹玉器也秉承了不少商代玉龙那种不羁的风格,但在不断的消化吸收新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及审美观中演化,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西周龙纹玉器中,片状玉器较多,并且多是组合使用的。这与商代龙纹玉器有差异,商代龙纹玉器中,尺寸都比较小,原雕件占比较高;原雕件多为随形玉料加工,相对而言,玉料的利用率较高,玉师这种节省的做法也反证了玉料的来之不易。西周有大量片状玉器出现,证实可以依据礼仪用玉的需要来开料,而不会过于计较材料的浪费问题。使用玉料也非常考究,在考古发掘的西周玉器中,有许多质地优良的甘肃产玉料及和田玉料,占比颇高,这一现象也说明西周王朝对西部的势力扩张,获得西部玉料资源较为容易了。西周玉器加工技术也日益进步,有许多玉器切割的非常薄,甚至只有2-3毫米厚,并且还要在两面雕琢繁缛的装饰图案,可见工艺成熟度非常高。随着西周王朝统治日趋稳定,玉器上尤其龙纹饰图案制做十分规范,西周最成熟最典型的工艺称为“一面坡”工艺。也就是在玉器表面用一种一侧陡立一侧舒缓斜坡的宽阴线为主线结合单阴线为辅助线来表现造型图案的工艺方法。见图4图4玉璧的局部效果在玉器表面形成坡状现象,宽阴线缓坡在光影下会形成比较强烈的立体空间效果。图5是一面坡阴线的横截面图,可以看一面坡阴线与单阴线线型对比。这种工艺方法加工出来的线条,在表现纹饰图案时,既能突现出主纹饰的立体生动感,又兼顾造型细节的丰富饱满,形成了西周特有的玉器加工工艺风格。这种工艺风格在西周玉器中具有普遍性,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考古发掘出土西周玉器上的纹饰几乎都是这样的工艺方法。可见,分封的诸侯们都是遵循同一规范标准来加工佩戴龙纹玉器的,也是等级区分的重要标志。西周早期的玉龙纹饰深受商代玉器C龙造型的影响,虎形爪,半圆雕。逐渐的片状龙纹图案玉器成为主流佩饰,臣字眼的眼脸在拉长,龙爪逐渐演化为钩形的鹰爪。嘴里通常会伸出一条下卷的舌头。肢体结构表现逐渐程式化,并用固定提炼过抽像图案单元来表现。由于要满足组佩饰的需要,西周龙纹玉佩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方形、长方形、弧形等。龙形也在变化中,甚至构*形的基本要素也在不断取舍中。这些现象在鉴赏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玉器具体分析,除了C形龙纹外,出现比较多的组合图案:有龙凤纹组合;有大龙小龙组合;许多的神人龙纹组合等。并用大量的红色玛瑙珠串把玉佩组合连接起来,佩戴于身,突现一种庄重华丽的效果。以下通过一些实例的研究对比,来认识西周龙纹饰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图6为西周早期玉龙周曾是商的方国,故必然受到商文化的影响,与商王保持一致的审美倾向是必然的选择。这件出土于陕西凤翔的玉龙被资料堪定为西周时期作品。其实无论从玉龙造型上还是加工工艺特征,都有着浓郁的商代风格。图7是把龙的造型用线型勾勒出来,可以进行更好地观察分析。如:方嘴圆齿孔,淡*部分是龙的前肢和虎形爪,但爪抵于颌下的动作却是晚商周早期常见的现象,肢体比较具象,结构一目了然。半圆雕,椭圆形方眼,尖如意形耳。加工工艺为单阴线雕琢,线条明显为砣具加工,并打磨过度十分圆润,头宽尾尖,但尾尖没有商代C玉龙常见的内弯钩,如图(图8龙的尾尖是弯弧度非常明显的。)这也就是判断这件玉器更是西周早期玉龙的原因之一了。图9这件C形玉龙出土于长安县,从整体观察应该也是商晚周早过渡期的作品。图10蓝色部分为“臣”字眼用双阴线勾勒,砣加工而成,并过渡圆润,有一种双阴线挤阳线的工艺特点。“双阴挤阳”工艺是商代玉器的典型加工工艺,是用两条浅阴线把中间的阳线衬托出来。由于阴线打磨过渡平缓,使得阳线有一种被挤压起突的效果,故有此名。可参看图11“双阴挤阳”剖面图。可以更清楚看明白在一个平面上,阴线的下凹反衬了阳线的凸起,这种线条加工工艺为商代成熟期玉器常见的,并一直延续至商晚周早期,直到被西周“一面坡”玉器加工工艺所替代。图12为商代鸟形珮,其身上的纹饰就是用非常典型的双阴挤阳工艺加工而成。回到图10浅绿色部分是龙的蘑菇形耳,鼻尖卷起,身体浅褐色部分为盾形的节结依次叠压,单肢虎形爪,龙嘴有较明显的不同,但这龙首嘴的图案造型组合却广泛的影响了后朝玉龙造型样式,尤其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玉龙造型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类似演化的样子。玉龙背部有出脊,起突不明显,尾尖上装饰的阴线走向可以看出尾尖有过残损,并经过修整打磨。额头微凸起,这也是多数商龙的特点。背及爪部各有一孔。尤其是爪部的孔洞,其位置破坏了龙纹造型的完整性,显然有后期再加工的原故。其次,在一件不是很大的玉器(直径约6cm)上有两个专门的穿系孔,毫无颖问是作为玉组件来用的,玉组件的佩戴盛行于周,故此推测有一种可能:一件商代玉器在周王朝贵族手中进行了改制,做成玉佩组件来使用的!这种后朝改前朝玉器并继续佩戴使用的现象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并证实了的。因此这件C形玉龙也应该是商晚周早过渡期无疑了。图13这件C形玉龙,头尾相连成闭合的C形龙,龙尾含于口内,整体为一面坡阴线勾勒而成,但阴线较窄,坡度较陡。图14淡蓝色部是臣字眼,内眦内弯,尖形如意耳,鼻尖上翘,淡褐色部分的前肢龙爪已经不是虎形爪,而演化成如鹰爪般弯曲如钩的龙爪,这也是西周玉龙纹饰的重要特征之一。龙爪搭于额骨后,紧挨着龙首,嘴的处理已经完全不同于商代的,嘴型大张却没有表现出牙齿,上嘴唇与鼻部结合为一体,下嘴唇向下翻卷着。浅紫色部分是身体及尾部有盾形纹饰,图案非常规距,并经过简化归纳,在商代玉龙中,盾形纹饰最初出现在龙首后部大概鳍腮的位置,表示龙具有驭水的能力。这里的盾形可以理解为鳞甲,并有序的排列着。所以西周玉龙纹饰开始把单元图案进行了归纳组合及升华,附加图案元素更抽像更有丰富的内涵,同一种图案在不同部位出现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和解读。这是装饰艺术上非常重要的创新之举,是图案的升华和提炼。龙耳上有系孔,用于佩戴。据资料显示,这件玉龙形佩只有2毫米厚度,切割的这么薄就已是非常难得,还要在上面进行加工雕琢和打磨。而且是双面工艺,在这么多环节中,玉师必须仔细操作,具备一丝不苟的匠心才能成功,其执着令人叹服,由此亦可见西周玉器卓越加工工艺水平。图15图17均是张家坡墓地出土的玉C龙,这两件玉龙已经演化成较为成熟和典型的西周玉龙风格玉器。臣字眼与商代玉龙显箸不同,上眼脸很夸张的拉长,内眦向内钩,外眦向外扬,一收一放。眼珠为圆形,由一面坡的工艺完成,宛如圆台状。图16把玉龙的线条提炼出来,方便我们观察和研究。龙的上嘴唇与鼻组合为一体,鼻尖上翻卷,下嘴唇向下翻卷,前额有脊凸,淡红色部分是前伸的舌头,舌尖分叉犹如蛇吐信子般,这是较少见的造型特点。颌部有圆突,亦可理解为关节点。浅*色部分为前爪,如鹰爪,如钩般尖锐造型,衬托出龙凶悍有力的性情。浅绿部分为龙的前肢结构用“一面坡”阴线表现,倦缩着蓄势待发。身体延伸至尾部,有盾型纹及结节纹。在阴线的折弯处,总会有加工遗留的出位划痕,呈放射状,并且深浅不一。有些长弧线条并不圆润,宽窄也不稳定,这些均是工艺水平所限之故。图18线条勾勒图,土*色部分是尾部的结构,用典型的羽纹来表示,线条流畅,有韵律。总体而言,这两件玉C龙造型虽略有不同,但已经发展演化成西周玉龙的典型风格。加工工艺“一面坡”特征也是十分明显,亦是西周成熟期的作品。

图19比较少见的类型,首先是无爪龙,圆雕,头下尾上呈倒C形。打磨的比较圆润,玉龙显得憨态可掬,圆眼,眼脸只有上部分,鼻头圆憨,嘴部有孔洞,颌部有如腮鳍∈纹,图20

图20中用浅*色标识出;尾部蓝色部分有成形的大羽纹和小羽纹这是西周玉器的特有纹饰。这件玉龙的造型对春秋战国时期玉龙造型影响深远,尤其是龙首的组合,演化并提炼成固定的图案组合元素,成为春秋时期玉龙造型的主流纹饰。图21是无爪龙的造型,整体风格简洁线条硬朗,与图19的玉龙风格相反,在表现玉龙纹饰时,线条直硬而不拘小节,显得方硬,即便是转折部位也是用直的线条接转过去,虽显粗糙,但却保留了一种粗犷大气,简单直率的味道。图22把阴线提取出来,眼用双阴菱形眼,突显一种彪悍不羁的风格,这种表现风格使我想起李苦禅大师在画鹰时,为了表现鹰的凶猛,几经推敲,把鹰眼画成扁方形而非真实的圆形,效果却十分充分的把鹰凶猛,桀骜不驯的内存性格表现出来了,这就是艺术化的魅力。淡红色部分是玉龙的大舌下卷起,舌尖与下嘴唇相连,这一特点在西周中后期龙纹饰较为常见,一直延续到春秋早期。龙的背部有出脊,呈出廓状,立体感强。浅绿色部分的尾部用盾形纹饰。图23这组玉佩为西周时期较典型的珠玉组合方式,做工精良,工艺上乘,是由十件大小形状不一的玉件和若干红色西周玛瑙珠组合在一起,尤其显得奢华无比,光彩夺目。其中7件玉器上都装饰有龙形纹饰,有的玉佩上面还有人首龙纹,很独特。玉质细腻,形状不同,由于造型的需要有参差不齐的出脊。这组玉组佩反映了西周玉器的组合佩戴方式。戴玉组珮的君王,走动起来定然是佩环如鸣,清音悦耳,但由于大幅度的动作定会损伤到玉器,故须保持步履稳重缓慢,仪态端庄。行止自然而然的受到约束而显得执重有礼。图24玉佩是多龙组合而成,有比较典型的西周一面坡阴线工艺,这件玉器有圆眼的部位可以清楚的看到,圆的内侧为陡立面,然后向外延伸扩散形成缓坡,给人一种挖窝留眼的效果。这样在视觉上有强化立体的效果,阴线条的宽窄也是不一致的,根据整体的图案需要来变化的,一般在转弯处会宽一些,这应该是工艺加工方法有关。以图25为例:整体纹饰呈斜向对称,有龙首两个,浅蓝色部分为长眼脸“臣”字眼,浅绿色部分为圆形眼的龙首;“臣”字眼的龙首略大一些,桃形如意耳,长伸龙舌与另一龙长舌交绕一起,其末端浅*色部分却是一个侧面神人像,非常清楚的观察眼鼻耳等要素,在玉佩中心形成一种涡旋缠绕的效果。并有两个相通的牛鼻穿孔,应该是供系佩用,整件玉器的图案有一种旋律的动感。推敲图案的内涵,与龙一起的一定非同凡人,自古就有*帝铸鼎功成驭龙升天的传说,每个有抱负的帝王都渴望达到*帝的丰功伟绩,所以西周帝王铸鼎精美自不可说,视“驭龙升天”为终极功成,故把这一题材雕琢在玉器上面,随身佩戴,是一种祈愿也是一种自我的标榜。这一题材也是西周龙纹玉器中常见的纹饰之一。此玉佩图案构成非常精妙,人与龙之间的幻化也非常协调,自然得趣,毫无矫饰之笔。这件山西出土的西周玉器显然也是这一题材的反映,人与龙的组合即是“*帝驭龙”的写照。图26的玉龙是S型龙型,线条十分简洁,但内容却很丰富,有龙纹凤纹人首纹组合在了一起。线条直且硬朗,并且参差不齐呈现较为粗糙的风格。反而有一种纯朴天真的童趣。图27如同儿童绘画作品一般,天然无心机,虽然有许多细节不讲究,但却描绘出最本真的那些内容。龙的眼简化到只有上下眼脸,S型龙身是个共用体,蓝色一侧为龙头而浅绿色的另一侧为凤首。凤首有夸张的眼和圆钩的嘴,造型呆萌,憨态可掬。凤首上浅*色部分有人首像,侧脸,大圆鼻,又似回首张望状。图28这件出土于山西的双龙纹玉壁,此璧是目前出土发现的最为精彩华丽的西周玉器。工艺极复杂,装饰内容十分丰富,玉璧每面有2只龙,均为单肢龙爪,从造型看为典型的C形龙,并且头宽尾尖,臣字眼,内眦内钩外眦外展,圆眼珠,龙爪尖锐如钩,搭在颌下,龙肢结构用羽纹表现,可以见得有两个大小不同的羽纹刚好表现出龙肢倦起的样子。在熟悉西周纹饰的元素后,就会发现基础元素纹饰“羽纹”,在《格天敬物》一书中有很详细的分析。很多西周玉器装饰图案就是用大小不一,或变化的“羽纹”排列颠倒反覆组合而成。对比商代玉龙,就非常清晰的看到,这些“羽纹”其实来源于表现龙的前肢的结构形状,对比图29用蓝色标记出的结构纹。圆点代表关节节点,长弧线代表龙肢的形态,末端的曲钩在无爪龙的商玉龙纹饰中却是代表了倦起的龙爪;而在有爪C型龙中,却未见这样的图案装饰,由此反证了这一推断的合理性。图30把商代玉龙的结构纹和西周结构纹(羽纹)放在一起比较,之间的演化和传承关系就一目了然。羽纹上的“丌”形又有什么意思呢?在商代的有爪龙上看,这一问题就很好解答了,图31*线圈注的部分商代这件玉龙爪即是“丌”纹形状,所以说这些羽纹来咱于结构纹的演化重组,应该是比较明显的了。图32回到这件玉璧的图案,在浅绿色龙爪的上部是表现结构的羽纹,用深浅的紫色区分,可以看的很清楚。浅紫色部份是龙肢的外轮廓,深紫色部分是内轮廓,肢末端衔接锐利的龙爪。再往后看第二个图案组合单元,是由3个简化的羽纹组成,第三个组合单元亦是2个简化的羽纹组成。(如图33)两条龙之间有两条分隔的凸起阳线,用的是双阴挤阳的工艺,而龙的主造型轮廓则用单面坡阴线来表现,伴随单面坡阴线的是单阴线,有一种强化装饰的效果。使图案显得丰富,尤其侧光欣赏,那种宽窄不一的变化产生一种华丽富贵的感觉。从大的构成来看,以中心的圆为核心,成涡旋状问外扩张至最宽阔的处正好是龙头的位置,有头大尾尖,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这种表现方法正好符合艺术表现空间距离的方法,给人一种三维立体效果,如同在宇宙深处:宛如黑洞般深遂处有两条龙缠绕着飞了过来,整个图案充满了涡旋状的动感。看图34,无论从平面理解两条龙首尾衔接,于极尽处又生发的生生不息的含义,还是从空间理解龙自宇宙深处飞来,威严而神秘,凶悍而富贵华丽。这种把二维三维空间结合在一起的艺术表现,真是绝妙,无论从大局的律动,还是小处细节的处理一丝不苟;块面与线条的结合,长线的一气呵成,无不体现了西周玉师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水平,是西周鼎盛期玉器的典型代表作品。龙纹表现出的那种自信与富丽堂皇的气度也是西周王室的精神反映。图35是龙首玉觹,玉觹是开智的象征,在诗经中就有童子配觹之说。这件西周龙首玉觹造型非常生动,与图28的玉璧同出于一个墓室,故两件的工艺特点相同,线条组合显得丰富饱满华贵,转弯圆润,鼻尖上卷,下嘴唇下卷形成孔洞,可供系带用。身体后半段用斜阴线装饰,形像的表现出龙盘旋环绕腾起状。图36是从图35上提取出的线条纹饰,既充满了动感韵律,又华丽堂皇。深谙图案美学的真谛,有具有深厚的哲学思考。而这却是三千年前的作品。令我辈折服的创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西周是非常注重礼仪规范的历史时代,而用于规范礼仪最重要的标志是佩戴玉器。如果没有够级别的玉器,既便有伯的爵位,也是不能觐见周王的。《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对玉器的使用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也证实了玉器在西周统治时期所起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玉器不仅仅是装饰物,更付于了特定含义的凭信,代表了权势地位和品行,承担了礼乐等级制度的具象载体。虽然这一时期是中国玉文化的王玉时期,玉器作为礼玉器却渗透更深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来规范人们的行止,教化人们的德行,以礼治国,中华文明礼仪制度得以塑建。玉龙纹饰的艺术风格受此影响,玉龙的造型纹饰日趋规范,图案单元进行了整合和提炼,不在是直白的描绘,而是抽像化,符号化。结构纹饰转化为“羽纹”就是图案单元优化的反映。这种图案的抽像化,符号化提高了应用度和辨识度。玉龙纹饰的表现出现程式化,规范化,但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玉龙纹饰内容越来越丰富饱满。把二维三维空间有机的结合表现,也是西周玉龙纹饰的创新。总之,通过龙纹饰的单元图案的规范和创建,更有力的配合了西周礼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统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完)琳隆雅斋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玉崇礼西周玉器龙纹饰的艺术特点及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