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沽源手艺人画匠
TUhjnbcbe - 2021/7/23 9:01:0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手工画来自民间,独具风采,曾经承载着农村人的审美趣味,是民间绘画艺术的智慧创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沽源农村画匠非常多且活跃,论画工要数万画匠了。万画匠叫万胜,出生在崇礼县威远门村,出口外先是在张北县旗杆沟居住,后来搬迁到白士窑乡前山村落户。虽然不成水墨丹青流派,但画工深厚,作画惟妙惟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名气很大。万画匠,幼年念过私塾,成家立业,四处奔波,以一技之长在沽源、赤城、张北、崇礼和内蒙古等地画庙宇、寿材和墙围子,做石膏塑像。经常向莲花滩乡大营子村同行挚友刘成罡借阅古书,懂一些四书五经。外出作画,行囊简单,骑一头毛驴,捎马子里装有一捆大小各异,宽窄不一的毛笔和木尺、板刷、颜料、水彩、油彩等。作画在前人技法基础上不断改良皴法(作画的纹理或阴阳向背)、线条和画意,不随意嫁接拼凑,达到心到意到、入笔传神的境界。艺术思维和创作内涵深奥,体现了艺术修养和才华。他画庙宇、戏楼、寿材、墙围子属灵性之作,让人无不赞叹。万画匠经常在赤城马营、内蒙古商都、四子王旗等地画奶奶庙、马神庙、土地庙、龙王庙。他作画讲究,不仅体现画工,而且尊重当地习惯,把风俗民情揉为一体。庙宇墙壁画有宝伞、莲花、宝瓶、双鱼、宝幢、盘长等“八吉祥”和威武的骏马、神鹰、瑞兽以及线条流畅的山水、花鸟等。壁绝石怪,山清水幽,丘壑布陈,云烟聚起,熠熠生辉。除了画庙宇,还做塑像,用胡麻柴做成造型轮廓,把红土胶泥掺上细沙子和成泥浆涂抹,再用石膏泥覆盖整体造型。石膏凝固后打磨修复塑像头、手、脚和眼、耳、鼻、口、舌等部位。万画匠做塑像最后一道工序着色刷漆谨慎,没有半点含糊。望像哪个部位着什么色,掌握得怡到好处。他捏的关公、财神、观音等塑像,其眼睑毛、眉毛和指甲盖雕刻得细致入微,造型和动作逼真,活灵活现。20世纪40年代,万画匠为小河子、米克图、董家围子等地戏楼装饰画画,构思新颖,技法质朴,别具一格。把《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铁拐李等历史人物画得惟妙肖,充满民间文化气息,突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还运用喜庆、热烈的色彩,笔精墨妙,将戏楼前脸两根红木圆柱刷上大红底色,画出圆目翘尾的金龙绕柱,精彩纷呈。沽源西部农村富有人家老人去世,孝子彰显实力,请来万画匠画寿材。先是用细砂纸把寿材外面打磨光滑,刷上一层浅淡的底色。他擅长在寿材两侧、棺盖边边沿沿,勾画出“万字腿”,画出教忠教孝二十四孝图等图案。寿材前脸,精工细作,画蝙蝠、鹿、桃子、喜鹊,寓意“福禄寿喜”之意。20世纪70年代,万画匠在农村画墙围子立意与众不同,格调新颖,做表兼工,搭配别致,层次分明,犹如一幅现实生活中的美丽画卷。画边边框框,突出鲜艳夺目的“拉拉万花”,先画《红楼梦》《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戏剧人物;再画喜鹊登梅,山水、花鸟、烟雨楼阁和梅、兰、竹、菊等。他画花,含苞待放,矫艳欲滴;画鸟美禽展翅,活灵活现;画楼阁云雾缭绕,惟妙惟肖,墙围子画好后给人们留下美的享受。更让人惊叹的是画牡丹,一支毛笔蘸上红、白两种水彩颜料,从红色到粉色,从粉色又到白色,三色聚于笔尖。巧妙的一笔一笔把柔和、流畅的线条勾画出来。一笔就是一个花瓣,画一朵大牡丹,一气呵成。

来源:沽源文旅

点击下方进入便民信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沽源手艺人画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