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同衡学术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创新廊道规划
TUhjnbcbe - 2024/3/8 17:51:00

区域创新廊道成为组织区域创新功能的重要空间形式之一。本文以京津冀建设京张、京津、京保石三条区域创新廊道为例,提出构建区域创新廊道的规划思路和建设要点。区域创新廊道应立足区域现有创新基础,展望未来区域协同发展的迫切诉求,面向创新人群和创新企业的空间需求,明确创新廊道的发展方向。其次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明确创新廊道的功能定位,确定创新廊道的核心和节点,引导创新链在廊道上的空间布局。最后要构建区域创新合作平台,为区域创新廊道的发展提供保障支撑。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宣讲论文作者:刘锐、旷薇、汪淳单位: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中心三所

01

区域创新廊道的规划建设意义

区域创新廊道的建设有助于区域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依托创新廊道的规划建设,优化地区间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的创新链条,推进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流动、整合,让创新更加高效,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整体水平。

区域创新廊道的建设是加快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行*区划体制下,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不足,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制约了区域的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根本上就是要靠创新驱动,依靠创新推动区域动能转换,加快区域内先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创新合作,加快区域协同发展。

02

区域创新廊道的建设经验借鉴

2.1区域创新廊道已成为科技创新要素密集带形成的重要空间组织方式

美国的波士顿地区、日本筑波等科创功能区都尝试构建“创新廊道”优化区域创新功能布局(表1)。

硅谷创新廊道、筑波创新廊道与波士顿号公路

表1:国际知名的创新廊道概况

2.2区域创新廊道能够有效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近期,珠三角地区提出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长三角地区提出打造“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旨在以创新廊道这一空间模式推进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以创新推动地区产业升级,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乃至在城市层面,创新走廊也成为整合城市创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空间组织模式,例如杭州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城西科创走廊”、金华以先进制造业和信息经济产业为主的“金义科创走廊”、合肥的“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等。

表2:国内主要区域创新廊道的规划建设

a.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b.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示意图

2.3区域创新廊道是改善区域不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创新廊道构建了区域之间的创新交流通道,推动创新要素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例如英国《大伦敦规划》确定了伦敦东区-出海口廊道和伦敦-斯坦斯特德-剑桥-彼得堡廊道作为区域协作发展廊道,缓解大伦敦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大伦敦东部地区长期衰败、教育水平低、住房状况差,区域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分化日趋严重。通过构建这两条东部走廊,并在走廊上加强各类*策资源的投放,例如进行奥运重大项目选址、轨道交通建设、住房供给倾斜、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投放等多项空间*策集成,引导廊道创新发展,进而带动东部区域的复兴。

《版大伦敦规划》伦敦区域协作发展廊道示意图

(图片来源:常青,大伦敦空间战略选择对北京中心城区规划转型的启示,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03

区域创新廊道规划思路探索

3.1明确创新廊道方向

从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的需求视角出发,可以发现适合成为创新廊道的地区包括以下几类:

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主体的集聚有助于满足创新人才和企业对知识交流、面对面的创新合作的需求,加快知识的溢出。创新要素包括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地区以知识创新功能为主,是区域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源头,也是整个创新链的核心环节。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是未来布局区域创新链的重要环节。

生活舒适宜居

结合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需求特征选择合适的创新环境,环境优美、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完善的地区有助于推动创新主体的集聚。

创新人才与创新企业的需求

*策重点投放

区域发展战略、国际性大事件等会引导未来各类*策资源的投放,是未来的创新潜力区。

3.2构建创新网络体系

首先,明确创新廊道的整体功能定位。确定廊道功能定位,一方面要参考区域整体战略布局,考虑在上位规划中该廊道方向的区域定位和区域职能,另一方面,要以战略的眼光,意识到创新廊道带动区域发展,重塑区域发展格局的作用。

其次,基于创新廊道的功能定位,根据区域现有创新资源和未来发展可能性,判断创新廊道上的核心和节点。核心主要是创新能力强、要素集聚的地区,一般以高校集聚的大学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科技园区为主。节点主要是以能够分担产学研某一环节的区域为主。依托廊道建设创新网络,形成以核心带动节点发展,推动核心与节点的创新联动,不断优化创新转移扩散路径。

最后,规划廊道的主导产业和支撑项目。要立足未来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把握行业尖端技术走向,有前瞻性地选择主导产业。同时,要响应民生发展诉求,结合区域现状基础,形成地区产业特色。进行产业布局时,要打破区域行*界限,依托创新廊道统筹考虑,将研发-孵化-中试-投产-成果等环节在创新廊道内进行统筹布局,加快推动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3.3优化创新平台支撑

构建区域创新廊道最重要的环节是破除区域障碍,优化创新软环境,通过打造技术协作、信息传递、人才流动、服务合作等区域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各种要素间无障碍的互联互通。

04

京津冀区域创新廊道规划

以京津冀三条创新廊道的规划案例论述创新廊道的规划建设思路。

创新廊道建设范式与京津冀创新廊道规划思路

4.1明确创新廊道发展方向

依托大数据识别京津冀的创新要素主要空间分布地区。梳理相关*策识别未来京津冀区域的发展重点区域和潜力空间。

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核密度图

a.高技术服务业

b.信息相关产业

c.高技术制造业

(图片来源:龙信企业大数据库)

a.京津冀十三五规划纲要

b.北京部分区县十三五规划、*府工作报告相关情况

京津冀区域发展*策总结梳理示意图

根据对中关村创新资源的梳理,结合未来京津冀区域发展方向,确定京津冀三条创新廊道方向:京张、京津和京保石创新廊道。

中关村京津冀三条创新廊道空间布局示意图

京张创新走廊:承接地区有优势+海淀外溢有动力。受海淀园创新空间紧缺、创新成本上涨的影响,一些高新科技企业有向外转移扩张的趋势。海淀园山后地区以及昌平园位于海淀园西北方向,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充裕的土地储备已经成为中关村核心区向创新功能外溢的主要承接区。延庆、崇礼等地区借助世博会和冬奥会等大事件的举办契机,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成为承接中关村向西北地区创新功能扩张的重要地区。

京津创新走廊:都市圈区位+产业基础。该廊道主要位于京津两大都市区范围内,创新机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等创新资源密集;天津现有的产业基础雄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能力强,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成果需求大;围绕北京第二机场建设,将有可能培育成为北京南部新的战略增长极,成为提升南部地区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区域。

京保石创新走廊:创新需求急迫+*策辐射力度。京保石创新走廊沿途地区创新资源匮乏,创新积累薄弱,但随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作的新态势,迫切要求该区域提升创新能力。该廊道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重要战略区。京津冀三大区域中,河北省创新能力最弱,是京津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效带动河北转型升级发展。

4.2构建区域创新功能网路

明确创新廊道的功能定位

京张创新走廊定位为承接国家自主创新功能和原始创新的重要走廊。1)京张创新走廊借助世园会、冬奥会两大国际化大事件,将承接中关村科技创新中国际化功能的延伸扩展,成为中关村科技创新功能体系中落实国际化功能的重要创新功能区。2)海淀园山后地区形成的海淀北部科技新城以及昌平未来科技城等通过提供低成本创新创业空间,六环路以北通过提供配套服务,成为承接自主创新扩展延伸的功能区。

京津创新走廊是创新型产业集聚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走廊。1)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在超级大都市圈内形成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廊道。依托亦庄园、廊坊、天津滨海新区等节点的制造业基础,推进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廊道。2)引导集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功能的集聚。依托京津创新走廊的企业基础和产业化能力,形成教育科研到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和成果运用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有机衔接的产业技术创新走廊。

京保石创新走廊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策的重要载体,带动河北创新发展的重要廊道。京津冀协同规划强调区域合作共赢,发挥京津冀三地各自比较优势,以北京领先的科创资源辐射带动周边落后薄弱地区,提升京津冀整体科创水平,形成区域创新合作的示范: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创新合作与分享模式,强化创新驱动作为地区内在发展动力。

明确创新廊道的核心和节点

沿京张创新走廊形成海淀园-昌平园-延庆园-张家口(崇礼)的创新转移路径。海淀园中关村核心区作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的源泉;海淀山后地区联合昌平园作为创新功能发展区;延庆园和石家庄(崇礼)提供国际化科技服务功能,对接国际创新发展趋势,成果创新的国际化功能区。

沿京津创新走廊形成海淀园-亦庄园-廊坊-武清-天津滨海新区的创新转移路径。海淀园承载核心技术攻关功能;亦庄园吸引和支持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同时响应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要求,加快向东南方向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辐射;廊坊、武清和天津滨海新区等以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成为承载北京科技成果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沿京保石创新走廊形成海淀园-丰台园-房山园-保定-雄安-石家庄的创新转移路径。海淀园主要承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交易的核心功能。丰台园和房山园集聚创新技术转移资源,形成重要的技术转移枢纽。保定、石家庄整合区域创新力量,加快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重点产业技术研发功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创新廊道上节点分工示意图

明确创新廊道的产业支撑

京张创新廊道主要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打造数据集散中心,推进京津冀*府部门以及重点行业数据资源的集聚、交换及处理。在河北张家口等地建设生态涵养带,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新产品。

京津创新廊道要推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带”,推进滨海新区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中关村先行先试金融*策体系与天津滨海新区金融*策对接和互动。

京保石创新廊道重点打造“集成电路、智能硬件和高端制造产业带”,引导相关制造环节在石家庄、保定等区域集聚,实现产业链整合对接。

04

构建区域创新支撑平台

京津冀区域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主要强调发展中关村总部经济和建设产业技术联盟两种模式。

发展中关村总部经济强调科技型企业将研发、管理、营销等总部环节放在北京,通过相关*策支持在京企业以总部经济模式在首都周边区域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中试基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新基地,加速对周边区域的技术扩散,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建设产业技术联盟能够鼓励跨区域创新合作模式。产业联盟将共用相同的资源、具有共性技术及面对相同市场的企业集聚起来,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培训机构、服务中心等实现跨区域创新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将各自资源和人才重新配置,形成新的创新联合体。

1
查看完整版本: 同衡学术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创新廊道规划